這種類型的防滴漏水表是用小管或小孔將微小流量的自來水引到水表的葉輪盒上,并對準表芯的葉輪進行噴射,將微小流量的水動能集中在一點上去推動葉輪,從而使葉輪轉動來達到對微小流量計量的目的,這種方式的水表可使始動流量達到2 L/H,但這種結構的水表由于將微小流量集中在一處對水表進行噴射,這樣會造成水表的多計量,從而就會因為自來水管網的水壓不穩而使水表產生較大的潛動(即在用戶將水龍頭全部關閉而不用水時,因管網水壓不穩造成水表進行空轉的現象),這種潛動一般可達192升/天(一個月即使不用水也會空走5~6單位的自來水),導致用戶冤枉交水費,從而造成用戶投訴和拒繳水費的現象發生,這種結構的另一個不足就是很容易被泥砂堵塞和卡死,過了一段時間(一般是三到五個月)后就失去防滴漏的作用;
第三類型是隔膜積分式防滴漏水表,它是在普通水表的表殼底部另做一個腔體,上部結構仍然與普通水表一樣,其間用一個軟隔膜將其密封的隔開,底部腔體與水表殼出水口相通,在出水口內有一個專門防滴漏機構,當自來水以滴漏的形式向外滴漏時,起初防滴漏機構仍然將水表的出水口封閉,向外滴出的水其實就是水表底部腔體中的水,當這個底部腔體的水(體積為36毫升)被滴漏完畢后,防滴漏機構就會被打開,從而向底部腔體補充排出的水,該腔體的水被補充完畢后,防滴漏機構在彈簧的作用下又將水表出水口密封,又進入下一個循環,在防滴漏機構打開向底部腔體補充水的過程是一個大于水表始動流量的過程,故水表就能進行計量。